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

儿童故事是故事的一个分支,也是儿童文学中一簇绚烂的花朵,它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

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

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1:大与小

吃完晚饭后,我躺在床上,疲倦了整天的我慢慢进入了梦乡。当我睡得不醒人事的时候,我的书包里发出了奇怪的吵闹声,我越来越靠近书包,我也越来越害怕了,不知里面藏着什么鬼怪,慢慢地我拉开书包链,里面只放整整齐齐的课本和本子,还有那崭新的铅笔盒,难道是我的幻觉?不会吧,我是出了名的“顺风耳”!不知不觉我把铅笔盒放在了床头,又睡大懒觉了,其实我是装的,让我这个“大侦探”来调查这事。

突然,那声音又来了。果然,真的是从铅笔里面传出来的。“你以为你是主人的改字宝贝吗?你不配,你只是小孩玩艺儿!”涂改液蔑视橡皮擦。“我没说我是主人的改字宝贝,是你自己承认的哦!再说,我也没你那么骄傲自大,古人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就是骄傲之中的一种。“橡皮擦辨护道。“哇,还摆大小姐架子啊!好怕怕喔!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跟在我后面的哈巴狗,应声虫而以。”涂改液得意地说。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气愤地对涂改液吼道:“这位老兄,你应该‘孔融让梨’,让橡皮擦一下,再说,小学六年以后,你将会被淘汰的,这六年就让你神气神气。”我暗地里帮橡皮擦。“为什么我只有六年生命?”涂改液疑惑不解。“初中时学生是不可以用涂改液的,而且,喝了你会生病、会中毒,可者还会死呢!”我解释道。霎时,涂改液倒下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做人不要骄傲自大,骄傲只会让你走向失败,请大家谨记。

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2:长鼻象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大象原来不是长鼻子,而是发生了一件事才使大象鼻子变长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件事发生在小象乌拉身上,乌拉可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小象。一天早晨,乌拉到河边喝水时,听到动物们在议论纷纷,便好奇地问:“你们在说什么呢?”动物们说:“我们在谈论鳄鱼平时吃什么?”乌拉又问:“那你们知道吗?”“我们也不知道,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你可以去河边问问鳄鱼呀!”

于是乌拉回家后,带上干粮,便向鳄鱼居住的地方走去。小象乌拉走呀走呀,走了好长时间,又累又渴,于是它就来到河边,它正在聚精会神地大口大口吸水时,有一条鳄鱼正悄悄地向它逼近,突然鳄鱼猛地一窜,张开大嘴咬住了小象的鼻子,乌拉吓得急忙向岸上逃去。它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将自己向后拉,还是逃不掉,乌拉不停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正在大树下休息的蛇听见了,便立即向乌拉游去,蛇用后半身卷住乌拉的腿,用前半身卷在树干上使劲向后拉,这时小象乌拉的短鼻子越拉越长。人多力量大,最终蛇和小象乌拉终于战胜了鳄鱼。小象伤心地看着自己的长鼻子,才知道原来鳄鱼什么东西都吃。可小象乌拉有了这根长鼻子,生活却比以前方便多了,吃食物、喝水、做事情,只要长鼻子一伸,什么事都解决了。

一传十,十传百,动物们都知道了小象乌拉长鼻子的事情。乌拉回家后,同伴们都来看它的长鼻子。从此许多大象都来到河边等鳄鱼给它们拉长鼻子。大象的鼻子就是这样变长的。

妈妈讲的睡前十分钟故事3:蚂蚁与蝉

七月的森林,广袤无边,大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动物们干渴难耐,都想喝上新鲜可口的水。在一棵梧桐树的树干上,蝉却高兴地唱着歌儿,用吸管美美地喝着梧桐树干里甘甜的泉水。

一群蚂蚁刚刚吃完饭,在森林里散步。没过一会儿,它们口渴了,想找点水喝。它们来到这棵梧桐树下,用贼溜溜的眼睛看着周围。它们发现了蝉。蝉正享受着甘泉,并未注意下面这些贼头贼脑的家伙。

这些蚂蚁见泉水的主人并没有看到它们,便放开胆子,大步爬上了梧桐树的树干上。终于来到泉水边了。领头的大蚂蚁拍拍蝉的肩膀,友好地说:“蝉大哥,这口井是你发掘出来的吗?”

“是的。”“那你愿意将这甘泉与我们分享吗?”

“当然愿意。”蝉说着,挪开了胖胖的身子。

领头的大蚂蚁奸笑着,对后面的蚂蚁使了个眼色。后面的蚂蚁一拥而上,美美地分享这唾手得到的水。傻乎乎的蝉这才反应过来,冲上去,想要赶走这帮强盗。蚂蚁们哪肯轻易丢下这又难找又可口的水?于是,在树干上,发生了一场“战争”。

“战争”的结果当然是蚂蚁胜出。可怜的蝉失败了,它被叮咬得浑身是包,翅膀被撕扯得破了几个洞。它只能舍弃掉自己辛辛苦苦筑出来的井,去别的地方找水喝了。

一晃五六个星期过去了,蝉从它的舞台上栽倒下来--它死了。它的尸体被太阳晒干,又被偷喝泉水的那群蚂蚁发现。它们欣喜若狂,为又找到一块又大又好的肉而高兴。它们撕着、咬着,渐渐地把蝉分成几块,然后一点一点运回家,塞进储藏室。它们边塞边想:这傻蝉,帮我们弄水喝,最后还成为我们的食物,它真可怜!

这事的见证者--梧桐树说:“肆无忌惮的蚂蚁,自己不去找水,却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蝉,本来是自己辛辛苦苦发掘出来的水井,却被强盗占去,自己也成了别人的牺牲品。唉!可怜的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