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亚洲文明博物馆

参观亚洲文明博物馆

趁着周末有空,我信步走到新加坡河畔准备坐船游河,可是看了看灼人的太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继续往前走,在周围随便逛逛。河畔右边都是银行的高楼大厦,左边则是早期殖民地时期的一些建筑,带着浓厚的殖民地的气息伫立在新加坡河畔,默默见证了新加坡的历史进步。
我走到左手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前,看到门前用英文写着“asiancivilisationsmuseum”,原来这里就是“亚洲文明博物馆”。我推门而入,来到前厅,简单的乳白色装饰,原木的地板在在让人觉得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接过导览图,我沿着木头扶梯来到二楼的一号展厅“singaporeriverinterpretivegallery”。新加坡河历史展厅通过口述历史的录音、照片、图像、录像片段和历史展品,为我们介绍了新加坡河在不同年代的多元面貌和人文气息,为新加坡河历史之旅增添了瑰丽色彩。
新加坡河是本岛的命脉,已拥有六百年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不同文化源流的族群前来发展,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最繁盛的转口贸易商港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个展厅从三个时期为我们讲述了新加坡河的历史。“殖民地时期前”介于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之间,当时的新加坡河一带是各移民的居留地,也是转口贸易的集中地。考古学出土的地图、文献以及工艺品为我们呈现了早期人民的生活面貌。“殖民地时期”1819年至1959年,此时的新加坡河与毗连海港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转口贸易和商业中心。聚居于新加坡河两岸的主要族群—当地土著(oranglaut)、华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从“放债业到金融业”,从“码头苦力到商人”,“河畔足迹雕像”以贴近人群的方式细述了新加坡河的历史。“独立时期”讲述了新加坡河由于贸易航道的日渐衰落而修整的历史。新加坡河从1980年开始清理污水和堤岸,历时十年改建成商店、餐厅、酒吧和娱乐场所,成了夜生活和娱乐场所的聚集地,从而为新加坡河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新加坡河展厅出来就到了“东南亚厅”。这个展厅有三个艺廊,分七个板块介绍了东南亚的历史。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和贸易往来的要冲。这种“货物交易”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来自中国、印度、西亚和欧洲的思想、信仰和科技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个世纪的相互交融而导致的差异形成了现代东南亚的特色。第一个板块是“史前历史”。在东南亚有关人类居所的初期史料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在过去的六千年里,农业逐步开发,青铜器和陶瓷等奢侈品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的工业技术越来越发达。第二板块是“印度佛教王国”。印度商人带来了印度佛教的信仰体系以及有关王权的新观念。他们认为,统治者即神王,拥有与天神交涉的权力,能使社会繁荣,人民丰衣足食,统治者与印度三大神(shiva,vishnu,buddna)几乎是视为一体的。这些外来的诸神都各有自己的方位和坐骑,形态各异的诸神像在艺术家的手下呈现出各种特有的风采。第三板块是“本土佛教”。十一世纪时期,缅甸联合斯里兰卡把小乘佛教传入东南亚,接下来的四个世纪,小乘佛教渐渐取代了印度教成为缅甸、柬埔寨、泰国和寮国的主要宗教。他们奉行由佛陀、教义和僧侣社区组成核心部分的教义。第四块是“爪哇王国”。十六世纪,以yogyarkarta和surakarta为权力核心的爪哇印度佛教王国改为信奉回教,他们的艺术和文化成就多体现在极尽奢华的宫廷文化上。第五块是“越南”。越南是东南亚唯一受到华人极深影响的地区。这一特色完全反映在它特有的物质文化上,民间风俗把华人式的表现风格与当地素材结合,形成了奇异有趣的面貌。第六块是“马来世界”。马六甲在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时期是个有名的通商口岸,因而引起葡萄牙人的注意,于1511年占领马六甲。流亡的马六甲统治者先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王国,后来他们联合武吉斯,在廖内全岛组成一个联盟阵线,在1699年正式建立了柔佛-廖内回教君主的领地。后来,随着荷兰人、英国人和泰国人的入侵,柔佛-廖内王国在十八世纪前渐渐趋于灭亡。第七板块是“东南亚部落”。这些部落包括hmong,yao,aaren,akha,lolo高山族,以及东南亚岛屿的婆罗洲土著部落,bataks,nias。在这些部落中还有以猎人头为荣誉的民族,看到那些真正的用人头做祭品的展品,可能每个人都不愿置身于那个地方了,不过他们的凶悍与勇猛也的确令人敬赏。
走到三楼就是西亚展厅。这个展厅主要以回教为主题,探讨了它在过去于今天的东南亚地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两个艺廊从三大主题向我们揭示了回教的信条和基本教义。回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基本信条。回教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建立了第一个回教社区。回教徒虽然非常敬仰和崇拜穆罕默德,但他并不是被信奉的对象。阿拉才是唯一的真神。在阿拉伯文中“islam”(伊斯兰,拥有和平顺从的含义)是传达宗教信仰的基本教义。在早期,穆罕默德得到阿拉真神的启示,以口传的方式向使徒传达教义,后来为了避免神的启示随着使徒的逝世而失传,才以文字记载了神的启示,编辑成可兰经。对回教徒来说,可兰经不仅是一本圣经,也是阿拉真神对子民的最后启示。它除了是宗教天启的集大成也是回教徒社会生活的指南,涉及事务包括遗产或婚姻等。它教导回教徒与阿拉真神甚至与非回教徒之间的相处之道。回教作为一门艺术文化在几何图案设计、阿拉伯式花纹和多变的书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回教把追求知识也视为礼拜行为的一种。
最后两个艺廊是介绍南亚的展厅,它追溯印度语系文明的初期历史,探讨南亚的发明和创新,带我们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远古时代的居所、寺庙城、庭院最后进入寺庙的核心圣所。长期的文化积累,种族的互相交融使南亚逐步形成多元信仰,多元风俗民情的文化综合面貌。次大陆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四大宗教的发源地。次大陆人民至今还信奉印度教、耆那教和锡克教,佛教向外流传至ladath、不丹、斯里兰卡和东亚。
走出展厅,才发现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个多小时。今天的展览让我收获颇多,不虚此行。

趁着周末有空,我信步走到新加坡河畔准备坐船游河,可是看了看灼人的太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继续往前走,在周围随便逛逛。河畔右边都是银行的高楼大厦,左边则是早期殖民地时期的一些建筑,带着浓厚的殖民地的气息伫立在新加坡河畔,默默见证了新加坡的历史进步。
我走到左手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前,看到门前用英文写着“asiancivilisationsmuseum”,原来这里就是“亚洲文明博物馆”。我推门而入,来到前厅,简单的乳白色装饰,原木的地板在在让人觉得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接过导览图,我沿着木头扶梯来到二楼的一号展厅“singaporeriverinterpretivegallery”。新加坡河历史展厅通过口述历史的录音、照片、图像、录像片段和历史展品,为我们介绍了新加坡河在不同年代的多元面貌和人文气息,为新加坡河历史之旅增添了瑰丽色彩。
新加坡河是本岛的命脉,已拥有六百年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不同文化源流的族群前来发展,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最繁盛的转口贸易商港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个展厅从三个时期为我们讲述了新加坡河的历史。“殖民地时期前”介于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之间,当时的新加坡河一带是各移民的居留地,也是转口贸易的集中地。考古学出土的地图、文献以及工艺品为我们呈现了早期人民的生活面貌。“殖民地时期”1819年至1959年,此时的新加坡河与毗连海港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转口贸易和商业中心。聚居于新加坡河两岸的主要族群—当地土著(oranglaut)、华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从“放债业到金融业”,从“码头苦力到商人”,“河畔足迹雕像”以贴近人群的方式细述了新加坡河的历史。“独立时期”讲述了新加坡河由于贸易航道的日渐衰落而修整的历史。新加坡河从1980年开始清理污水和堤岸,历时十年改建成商店、餐厅、酒吧和娱乐场所,成了夜生活和娱乐场所的聚集地,从而为新加坡河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新加坡河展厅出来就到了“东南亚厅”。这个展厅有三个艺廊,分七个板块介绍了东南亚的历史。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和贸易往来的要冲。这种“货物交易”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来自中国、印度、西亚和欧洲的思想、信仰和科技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个世纪的相互交融而导致的差异形成了现代东南亚的特色。第一个板块是“史前历史”。在东南亚有关人类居所的初期史料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在过去的六千年里,农业逐步开发,青铜器和陶瓷等奢侈品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的工业技术越来越发达。第二板块是“印度佛教王国”。印度商人带来了印度佛教的信仰体系以及有关王权的新观念。他们认为,统治者即神王,拥有与天神交涉的权力,能使社会繁荣,人民丰衣足食,统治者与印度三大神(shiva,vishnu,buddna)几乎是视为一体的。这些外来的诸神都各有自己的方位和坐骑,形态各异的诸神像在艺术家的手下呈现出各种特有的风采。第三板块是“本土佛教”。十一世纪时期,缅甸联合斯里兰卡把小乘佛教传入东南亚,接下来的四个世纪,小乘佛教渐渐取代了印度教成为缅甸、柬埔寨、泰国和寮国的主要宗教。他们奉行由佛陀、教义和僧侣社区组成核心部分的教义。第四块是“爪哇王国”。十六世纪,以yogyarkarta和surakarta为权力核心的爪哇印度佛教王国改为信奉回教,他们的艺术和文化成就多体现在极尽奢华的宫廷文化上。第五块是“越南”。越南是东南亚唯一受到华人极深影响的地区。这一特色完全反映在它特有的物质文化上,民间风俗把华人式的表现风格与当地素材结合,形成了奇异有趣的面貌。第六块是“马来世界”。马六甲在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时期是个有名的通商口岸,因而引起葡萄牙人的注意,于1511年占领马六甲。流亡的马六甲统治者先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王国,后来他们联合武吉斯,在廖内全岛组成一个联盟阵线,在1699年正式建立了柔佛-廖内回教君主的领地。后来,随着荷兰人、英国人和泰国人的入侵,柔佛-廖内王国在十八世纪前渐渐趋于灭亡。第七板块是“东南亚部落”。这些部落包括hmong,yao,aaren,akha,lolo高山族,以及东南亚岛屿的婆罗洲土著部落,bataks,nias。在这些部落中还有以猎人头为荣誉的民族,看到那些真正的用人头做祭品的展品,可能每个人都不愿置身于那个地方了,不过他们的凶悍与勇猛也的确令人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