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学情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学流程: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强调的是数学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以数学活动贯穿始终的。整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以数学思考与合作交流穿插有序的进行,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氛围。

(一)、联系生活,习旧引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遵循这一理念,我以复习导入,说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接着判断各题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然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素材 “生活用水、包装图书等信息,”让学生判断题中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列出等式,为下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学生再生活中也有用水收费和包装图书的经验,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领悟解题方法:

1、感知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

(1) 我先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接着让学生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分析解答,我出示思考题,小组交流,并试着解决,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集体交流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可代替”,在这当中教师要逐渐打开学生独立思考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自己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给以指点和总结。所以在学生完成例题后,紧接着进行变式练习,进而总结解题方法,为学生独立解决例6做准备。

2、再比较中体会知识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再学生充分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

(三)、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1、练习的设计,紧扣例题,让学生再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所以我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计算学校旗杆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解决问题说课稿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1—3题。

首先例1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其面积是否相等。

教材引导学生将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再作比较,从而初步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策略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从而将以往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增强策略意识。最后“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深化策略的认识,提高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我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教学过程:

遵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和开放性,本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设计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3)教学例题,感知“转化”;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的开始,我先跟学生讲了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能很快的算出来,让学生猜一猜爱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我首先出示例1的两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并且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将其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对照课件我继续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指名回答后,我又再次用课件演示“转化”过程。一边演示,一边和同学共同叙述转化:第一幅图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转化成了长方形;第二幅图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转化成了长方形;通过演示、回顾、叙述学生经历了转化的过程,丰富了感性认识,这时我又适时点拨: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面积不变,都转化成相同的长方形,所以一、二两幅图的面积也相等。在“变与不变”的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能清晰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在这个环节中,我未作铺垫直接出示例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了例1的教学任务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在哪些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我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回忆的内容给小组成员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汇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联想到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体积公式推导,分数、小数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等等……我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推导过程。边演示边叙述,比如……课件演示一句话概括。为了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我又追问:我们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小结同学们的答案,并板书转化的核心作用“化繁为简、化新为旧”。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和技巧,教材安排了多条练习。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体系,对练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归类、重组,加强整合力求体现练习的梯度和层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刷新解决的能力。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重练习:一、“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练习;第二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练习。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我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对照课件一两句话概括)

在完成以上几道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进一步体验,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把复杂图形变个形转化成简单图形,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象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说过的那样:解题时,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将它不断变形,直至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数与代数”领域,我设计这样几道练习:首先出示一道分数加法计算题1/2+1/4+1/8+1/16。如果用通分的方法,学生感觉很麻烦。顺势提问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如果有困难,老师给一些提示:如果把这个大正方形看作“1”(点击)。

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强调单位“1”相同。

提问:求得是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从空白部分入手,把这个加法算式转化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能求出它们的和。

学生豁然开朗,这时我给这题再添上一个加数,加一个1/32,和是多少?要求阴影部分的'和可以从空白部分着想,看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把抽象的数转化成图形,数形结合有助于思考,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谈谈自己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候的体会和感想。

我以为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和结合,深化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我还设计了这道练习,出示练习十四第一题,面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课件演示)

叙述:如果有4支球队比赛,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决出2个胜者;第二轮再2个胜者比一场,决出冠军。一共进行了3场比赛。

如果有8支球队比赛呢,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淘汰了几支球队?(4支)第二轮再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又淘汰了几支球队?(2个)最后两个胜者比一比,就决出冠军。数一数,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7场)

那16支球队比赛,决出冠军要比几场呢?(电脑演示:16支球队出来)

面对学生的成功喜悦,我又追问:如果从淘汰的角度,反过来思考,还可以选择转化成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追问中,学生发现还可以直接将问题转化成16—1的算式进行解决。

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对练习进行重组,尊重学生的学情、巧妙地体现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提问、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效,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功能也在此环节中得以充分发挥,数字转化为图形或曲线转化为直线,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头、脑、眼、口、手并用,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1.数学文化渗透(曹冲称象)

课的结尾,我会让学生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指出曹冲是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这样的设计照应了开头,同时也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堂再次拉向了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我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来结束全课。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华罗庚

意思是说,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一路平坦,而把简单的问题转化成复杂的就不值得提倡了

解决问题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它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通过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以前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引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导语:“同学们,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出示课件一)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影响。“现在,人们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做了很多的努力,植树造林就是其中之一(出示课件二),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瞧!在另一个植树造林示范乡试验站,一位记者正在采访植树工人(出示课件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植树工人的介绍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

1、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

4、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个别汇报后集体评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植树造林的情境图,了解植树造林的作用和意义,引起学生对植树造林的关心。通过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自主参与,新课探索。

1、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在全班交流后,出示课件点拔,让学生明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占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再组织交流自己的方法。出示课件组织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及板书。

(设计意图: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使学生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学生很可能会回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6。7%”,教师暂不作评价。启发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此前的回答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总结规律:问题中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比较、计算、验证,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概括应用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让学生举例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做一做、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理解、消化本节课的知识,并知道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反思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板书设计:突出两种方法的比较,简明概括。

百分数的应用

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一:(14—12)÷12方法二:14÷12—1

=2÷12≈1.167—1

≈0.167=0.167

=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谢谢指导!

解决问题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们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们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们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分析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说过程

1.复习铺垫(分两个内容)

现价是原价的4/5;男生比女生多1/3;今年比去年少2/5;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9

让学生来说说等量关系,找一找单位“1”

合唱队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意图:解决问题中关键是找出题目中关键句的等量关系,因此安排了这一环节,一来是回顾,二来是在这里分散难点,以便在接下来出现一个完整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能较为自然了。

2.教学新知

改例题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补充)男生比女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

比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等量关系不变,变的是其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因此我们仍然可以顺着刚才的思路,把未知的量设为X,应该说学生是不会有困难的。

例题与补充题的比较是考虑到,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区别,数量关系不一样了,其中未知与已知的量是相同的。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解决问题说课稿5

一、教材的解读

1、对教材的理解(“解决问题”)

低段要求:学会从图、文中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借助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常用综合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中段要求:能选择相关的信息数据,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从中渗透分析法。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将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题的定位

从例2表面呈现的形式来看:左边呈现的是分步计算;右边呈现的是综合计算。在教学时,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由分步到综合,也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这节课的教学应该定位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

①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②知道乘、除法的意义

③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本课任务:

找准问题,收集并选择相关的信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说清算理。

四、研究过程的打磨

1、(复习学生已有知识对新课的学习有一定作用)课前是否复习?

最初设计:

用补充信息或补充问题的方式,复习用乘法或除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问题:

学生感觉枯燥;与例1的联系不够紧密。

解决办法:

1、继续创设运动会的场景,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突出了例1与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2、把旧知的复习揉合到新课中,既省时又让学生清晰感受到新旧知识间的区别。

如:①一共有多少个小圈?②每个大圈有多少人?这2题的解决是旧知,同时也是新知学习的思维步骤,是为解决“③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作铺垫。

2、例题如何呈现?

最初研讨:

方案1:整体呈现——学生找信息较难。

方案2:分步呈现——有利于学生观察;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

问题:

学生找信息时,总想数出一小圈的人数。

解决办法:

让学生找出一眼能看出并能确定的信息。

如:把主题图分步呈现:先出示2大圈的人,每大圈有5小圈;再出示“有60人表演”的信息。让学生观察、找信息。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会用连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试教时:

宋老师与我们组的老师同时感觉全过程“扶”得多,“放”得少;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虽关注了说思路,但对“找中间问题”的思维训练给学生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够。

解决办法:(分4步完成)

1、利用2个信息,解决一步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2、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用到哪2个信息?再列式计算。(渗透“分析法”解决一步的问题)

3、“要知道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又该怎么解决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并同桌交流。(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反馈)学生上台写出结果,并说出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如何有效体现解题策略多样化?

试教时:

老师对每个问题、每种方法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把不好说出道理的方法:

60÷5÷2=6(人)多次有意地呈现出来,学生只有挖空心思地去说理,这样人为地增加了难度。

解决办法:

1、以基础方法为主(连除),其他方法为辅。

2、以面向大多学生实际水平为主,兼顾部分优生为辅。

3、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学生没有提到的其他方法,则不用展示。

5、练习形式与手段的选择:

这节课中的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而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

试教时:

老师为降低难度,就把3种方法的算式直接都呈现出来,再让学生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的思路,形式单一,而且学生对第一步到底该解决什么问题是模糊的。

解决办法:

1、明确问题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每辆车每次”的含义(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2、变形式、手段进行同类题型的练习,抓好切入点

如:(我会连)

①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票?2×3

②一共演出了多少场?954÷2÷3

③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954÷2

教师抓好切入点:

1、“954÷2÷3中的2表示什么?3呢?”

2、“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为什么用两步计算?”

五、听后反思

体会:

1、课件的精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饱满;

2、教师亲和的语气、潇洒的神态、独特地教学风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气氛活跃;

3、教师能做到换位思考:精彩的设计,导致学生说理的清晰;

4、教师“扶”“放”到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表达时间与空间,因而学生学得轻松;

5、教师能灵活驾驭课堂,不拘泥教学设计。

个人建议:

1、教师评价语如果更丰富、及时,学生参与率一定会更高;

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做到及时反扣,也许效果更好。

解决问题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二、说教法

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

2.提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揭题)

二、新课:

1、出示例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条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提问: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假设:

假设10只都是大船

假设10只都是小船

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

2、借助画图,初步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假设成同一种船的情况。

(1)讨论画图: 如果10只都是大船,那我们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什么策略来推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画图

你准备怎么来画呢?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船和人(出示10只大船图)每只船坐几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2)研究调整:

发现矛盾引发思考: 问题1:假设10只船都是大船,从图上我们发现什么问题呢?(板书:多出8人)

追问:为什么会多出来呢?

引导学生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假设成大船时,也就是把一些小船看成了大船;当一只小船被看成大船时,每条船会多出2人,所以会多出8人

借助画图,研究调整:

问题2:那多出8人需要怎样调整?(板书:大船小船)

先想一想,然后再图上画一画。 集体交流: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的呢?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调整策略:一条大船调整成一条小船会少了2人,每划去2人就相当于将一只大船替换成了一只小船。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

3、借助列表,再次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寻找调整的策略呢?(列表)

(1)观察书上P91页表格,发现什么?

(2)借助表格调整:

填入假设,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板书少了2人)

引导思考,表格调整: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先想一想,然后在表中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少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做2人,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4.还有其它方法吗?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5、检验结果

想知道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呢?你有办法检验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65+43=42(人) 这是对什么进行检验?如果还需要对船只进行检验怎么办呢? 6+4=10(条)

6、小结策略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1.假设2.调整3.检验)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2. 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估一估:可能会是各几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会出现画图和列表两种,这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并说说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列表的方法?

五、小结反思,分享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巩固提高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解决问题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解决问题说课稿8

在设计《倒推》课件时,本着的原则是简约。无论我的教学设计多么新颖,无论我的数学思考多么前卫,无论我的使用的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呈现给学生的课件始终要能达到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效果。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课件内容。

例1的动画设计力求体现真实。让学生在倒的动画演示中切身感受到两杯水中水的增减变化的真实。“将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水同样多。”才能在学生的数学思考中有效顿悟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迅速呈现出来,是因为通过课件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渗透了倒推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现实的思想。

从生活中我们顿悟了一些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怎么去解决呢?通过课件,把用画图和填表两种数学方法将倒水的结果展示在屏幕上,而且这里的“200毫升”、“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来的结果。再次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又一次顿悟出:原来甲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多40毫升,原来乙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少40毫升。这里课件使用的妙处就在于将学生对整个倒推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了直观播放,也真正体现了课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掌控。课件的有效作用就能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倒推问题可能有许多方法,但我认为,总有一种更具有“数学味”的解法,更抽象一些。课件将例2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倒推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倒推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列式做铺垫。

例1和例2比较的设计主要是渗透倒推的基本思想:由现在到原来。

试一试和练习的课件设计除了是教学重、难点的需要外,主要作用是:(1)节约教学时间;(2)便于教学反馈、师生交流。另外,通过对练习题的分层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倒推的策略。

解决问题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册书第五单元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第二课时,具体是百分数应用题中“求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③、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说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第一、二单元学习分数乘法、除法一步应用题基础上进行的继续学习,是一节新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因此,我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识一种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基于这一点,我以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不同的解法为教学重点,创识一种“复习-探究-应用”教学形式,以“自主学习”贯穿课中,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尝试,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通过给出“5是8的几分之几,5又是8的百分之几”和“8是5的几分之几,8又是5的百分之几”与“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两道题目,复习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同时说明更换单位“1”结果是不一样的。

然后,出示“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条件相同,只是问题不一样,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讲授新知

①、出示例题的条件:“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教师提出: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得出不同需要解答的问题,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所提的问题归纳成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紧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出不同的解法,学生互相对照,探讨研究,总结方法,教师再给以指点和总结,然后再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新旧知识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比较自然地在头脑中进行了比较-探究-总结的过程,学生实际能力不一,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及经验进行了一次有意义地探索过程。

②、新知识的应用

练习的目的: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步骤,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增加用数学的意识。

3、结尾: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2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理解题意,然后解决问题。学好本课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7——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玩具商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情景图,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说出“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本环节重在唤醒学生已有只是经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商店情境,很好地激发了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步自主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突出重点,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题模式。

(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通过解决三道层次分明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一方面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主要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重点突出。本板书能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解决问题说课稿1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9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第一课时。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方面:

纵向看:《数学课程标准》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特别提到了下面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新编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分六次安排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列表法、画图法、列举法、倒推法、替换法、转化法。这些策略既相互独立,一般都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来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同时他们又相互作用,比如倒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时还需要其他策略相配合,尤其是四年级的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以及画图这些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方法是可以教的,而策略则更注重学生自己去感悟!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感悟策略的价值,领会策略的真谛,不断提高对策略的本质认识。

横向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和列表的策略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我认为通过教学这部分内容更多的还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的应用这种策略的意识,以达到不断丰富学生数学底蕴的目的。

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过来推想”这一策略的价值及其适用性,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事物和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变化后的结果开始,

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和怎样运用“倒推”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方法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运用 四、思维拓展

(一)方法铺垫:

首先请一名学生依次说说她上学时主要经过哪几个地点,再请另一名学生如果她原路返回到家,会经过哪几个地点?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倒推”的策略在生活中的价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练习十六中的第5题,让学生们尝试练习,因为这是学生们曾经练习过的形式,因此,虽然没有学习本课,但对于学生而言没有难度。

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可接受性入手,先带着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为后面知识的新授打下坚实的伏笔。

(二)探究新知:

在例1的讨论中,我着重从变与不变着手,“当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果汁同样多”,这样一来,什么没变?什么变化了?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根据“现在两杯果汁各200毫升”,要想知道原来两杯的果汁容量,得把那40毫升倒还给甲杯;接下来,学生通过表格的填写反思“倒回去”的过程;通过课件的演示,丰富了对“倒推”的感性认识。

在例2的讨论中,首先让学生感到,这道题虽然与例1不同,但都要从现在的数量追溯到原来的数量;接着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将题目中的条件及问题呈现出来;然后启发学生逆着事情的变化顺序推想:送出的应要回,收集的应去掉。这样既降低了学习难度,有突出了倒推的思路。当然,为了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道题还可以有其他解法,教师要及时点评,同时可以将另一方法作为倒推结果的检验。

对于两个例题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倒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时还需要其他策略相配合,如:列表、摘录。

(三)巩固运用:

这个环节的题目主要来源于课本,对于课本中的练一练,我把主要力气花在指导学生体会数量变化的过程,即理解“一半多一张”。现场让学生拿一拿,送一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要“先送一半,再送一张”。这样,这道题的难度大大被降低了,学生能很快地整理出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过程,排出各次变化的次序后再逆着事情的变化顺序推想出原来。

为了让学生彻底理解本道题,我紧随其后,将题目更改为“一半少一张”,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而且对倒推有了更深的认识,达到了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技能的目的。

“练习十六”的1、2两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推”策略的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拓展:

为了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得只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我设计了以下的思维拓展。

一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大池塘的一角,池塘的另一边是一片睡莲。一天,池塘里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污染物,它们可以让睡莲每天长大1倍。这对青蛙而言是个问题,一旦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他们将无处容身。如果睡莲可以在50天内覆盖整个池塘,第49天睡莲会覆盖池塘的多少呢?

二是生活中人们对倒推策略的思考:司马光救人是将“人如何离开水”变成“水如何能离开人”;破冰船是将如何让“从上往下施力”变成“从下往上施力”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倒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构思: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的:

1、形成一种观念——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策略的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形成的时候理解倒推策略有一定难度;同时在什么样的题目中运用倒推策略也是部分学生的困惑。因此,借助于已学策略——列表、摘录,甚至画图,都成为帮助我们倒推的工具,在这些策略的扶助下,才能进一步体现解决这类题目倒推策略的优越性。

2、突出一条主线——倒推。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更注重将倒推作为解题的需要。从例题到练习,都是在突出这根主线,使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对于这类题目,倒推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学生在由浅入深的练习中,以及在同一题多种方法的比较中,多次感受到这一策略的优势,借助于简单明了的整理,不仅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内涵,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当然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不懈的努力。

解决问题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用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的一个新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19页的例3。

2、教材分析:用数学不是孤立专项的训练,而是分散于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其目的在于让数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法减解答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实上,用数学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同时也是为后面文字叙述式的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所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并提出问题

三、教具的准备

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我特意设计了动画课件,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多变性。

四、课时安排

本节课我安排1课时,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图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知道什么是问题;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也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我设计一个大家到公园游玩的故事,让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解决数学问题,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 学习新知

1、教师: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出来活动了,你们猜他们去干什么了?下面我来做动作大家猜好吗?

2、教师藏在讲桌后面,喊:好了!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捉迷藏”;教师又拿出手绢,学生马上猜出是“丢手绢”;接着教师比划一个圆圆的东西放在地上一脚踢出去,学生情绪高涨,“踢足球”脱口而出。

3、教师:你们太聪明了,看来难不倒你们了。小朋友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帮忙吗?(学生会高兴地说:愿意!)

(二)、读图明意 探究新知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并解决问题,把主题图稍作修改,一块一块的出示,如出示捉迷藏区域,丢手绢区域、踢球区域。让学生看一块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1、课件出示捉迷藏图(伴音提示: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个人?

A、找出已知和未知

(渗透给学生一道完整的文字叙述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B、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C、总结思路,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丢手绢图(伴音提示: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A、组内讨论(教师巡回参与,适时点拔,收集资料);

B、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问题及想法;

C、讲评、鼓励;

3、课件出示踢足球图(探究过程同2)

(三)、巩固反馈 深化新知

1.教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都等急了,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第20页的小动物图)

2.教师: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学生:有小鸟、小鹿和小鱼。)看着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这时,每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件中把学生提问的部分闪动几次,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的明确所提问题。)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

C、有几条小鱼在做游戏?

D、飞走了几只小鸟?

E、跑了几只小鹿?

F、游走了几条小鱼?

……

4、教师:你能又对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吗?请你拿出练习本解决你喜欢的问题。

5、学生反馈,集体订正。

(四)、练习巩固

课本练习四的第一到第三题。

(五)、知识应用 体验成功

教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数学问题吗?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六)、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还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看来学数学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七)、布置作业 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提个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好吗?

(八)、板书设计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条件 问题

来了13人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藏起来几人?

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一共多少人?

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 还有几人没来?

解决问题说课稿13

一、教学特点

(一)情境创设为教学目标服务

1。课前交流,也是为本课解决问题服务的。比如:堆雪人的问题。堆4个雪人,每个雪人需要5个纽扣,

2。分析问题时注重了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反复的读题中比较两个题目的区别。(1)堆4个雪人,每个雪人需要5个纽扣,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2)堆2个雪人,大雪人需要5个纽扣,小雪人需要4个纽扣,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学生1汇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1);学生2:画了两组4个纽扣,两组5个纽扣。

3。问题设计很有意义。都是求2个人,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但是,(1)两个雪人需要的纽扣是1样多的,而(2)是一大,一小的两个人,虽然也是两个人,但需要的纽扣总数却不一样多。这样设计的好处,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非常重要。这样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无效的分析和无赖的强化。让学生在读题中,在思考中,在交流中,在比较中形成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教师的教学特点鲜明

1。设计有味。2。评价真诚。

“一个用认真的思考帮助了同学,一个通过同学的帮助,改正了错误。多好的两个孩子呀。”

3。引导科学。该讲的地方讲,比如,(1)是求4个5是多少?(2)是求5和4的和一共是多少?先读题,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题意,并且解答。该练的地方就练。比如,第一组练习做(1)有5串糖葫芦,每串糖葫芦上有6个山楂,一共有多少个山楂?(2)草莓有6串,山楂有5串,这两种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串?4。注意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比如,纠正了学生们错用的单位名称。第三组练习题。滑雪的有3组,每组有5人,滑冰车的3人。(1)滑雪的一共有多少人?(2)滑雪的.比滑冰车的多几人?

二、教学思考

1。上课老师要注意倾听。上课的哨音早已吹响,老师过5分钟后才说上课。老师也应该注意倾听呀。

2。要注意按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图上有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你会解答吗?你解答的正确吗?

三、教学反思

为什么没有用书上的例题?书上的例题,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的问题。如果用书上的例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基于此用东北的雪景贯穿全课。问题,去了情境,抓核心关系。的数量关系要找出来,加和乘就是表示这种关系。对于错误资源的利用。用4个5相加,引导非常有道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了还不够,对了还要寻找最好的优化思想。我们已经会乘法了,用加法算式对不起,你不对。接下来,一个熊,两个熊的问题,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把两个式子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顿悟。思考:学生已经会了,还需要不需要画扣子?

解决问题说课稿1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首先说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二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目标进行解读:

对本单元目标我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旅游”素材引入数学知识中,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第二个方面:说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那么,它们是怎样来阐述课程理念的呢?我将从“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先来看看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一)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本套教材内容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本单元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量关系并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内容结构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景区停车场停车的情境,通过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通过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减问题。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在水上乐园售票处买票的情境,通过问题“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问题,通过问题“买1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问题。

(三)编写特点: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编写特点:

依据本单元内容,本单元教材编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题材选取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为线索,选取了在景区停车场停车、来到水上乐园等情景中富有现实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以此为载体展开解决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经历过的或能够接受的'。现实的题材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有趣的题材能吸引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感悟数学思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的渗透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先根据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中间问题。分析与寻求中间问题的策略方法也是以后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单元教学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点。在“你问我说”部分的编写中明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两步计算问题的基本结构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基本策略。

第三个方面:说教学建议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前置性学习单”的使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1、引导学生经历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从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抽象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在课堂上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让学生直接说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并指导学生怎样把信息分类整理,这样不仅方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为后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经历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在家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完成),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互学补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每个学生比较清晰地表述思考过程,寻找解题策略。通过学生展示汇报,生生互动,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变得有条理、有根据,对两步计算的数量关系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发现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找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即关键问题)最后求得应用题的正确解答。

3、丰富体验,促进反思,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策略需要学生在有比较充分体验的基础上从内部感悟、生成,而不能依赖外界灌输。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了解答两步计算问题通常要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进行,还体会到要确定“先求什么”也是有章可循的,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继续丰富学生的体验,运用刚刚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尝试解决“自主练习”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方法、策略的有效作用。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用“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在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从条件还是问题想起;二是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不论哪种方法,最终回归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解题思路是不变的。

解决问题说课稿15

教材:六年级上册P20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0页的例2《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我要回答的问题有:

1、新课标对问题解决有什么要求?

2、例2的编写意图是什么?

3、我是如何进行例2教学的?

先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新课标对问题解决有什么要求?

解决问题作为体现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与方法”目标,其要求贯穿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之中,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主要是使学生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目标的实施,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四个意识”。

首先,是突出问题意识,要求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教学问题,能综合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第二,是加强策略意识,使学生能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三,是重视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从事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四,是提倡评价与反思意识,使学生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我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

例2的编写意图是什么?

我打算分三步来介绍:

第一步:教材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教材是在学习了例1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基础上,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此例题既是对旧知识的延续,又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第二步:例2的编写思路是怎样的?

教材从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问题引入,出示情境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经绿化隔离带后,噪音降低了1/8。从而提出问题: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很显然,此例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教材呈现了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先求出一个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

第三步:两种解法的区别在哪里?

教材中以一句“两种思路有什么不同?”提示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思路体现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不同的解题模型。第一种可以归结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模型,第二种可以归结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模型。通过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我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你是如何进行例2教学的?

根据新课标对问题解决的要求,我打算分3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突出问题意识。

根据例2的编写意图,我将例2改为下面两道例题:

1、北京常规双飞六日游原价20xx元,现在降低了1/5,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2、北京国庆专线双飞五日游原价1800元,现在提高了1/6,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我这样改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体与部分量之间的两层关系,即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于总量,从而进一步整合例题的教学目标,完善此类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这一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两条数学信息:

1、北京常规双飞六日游原价20xx元,现在降低了1/5

2、北京国庆专线双飞五日游原价1800元,现在提高了1/6

然后提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最关心的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现在的价格会是多少呢?通过让学生根据相关联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将信息和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同时出示例题。

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是为了加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基于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二、 尝试解决、建立模型,加强策略意识。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先让同学们尝试画线段图,再来解决问题。画线段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为了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因此,这里我想利用线段图辅助理解题意,从而把握数量关系。

同时,我也请两位学生上台进行板演,画出线段图并列式计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解法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20xx-2000*1/5=1600(元) 20xx*(1-1/5)=1600(元)

先对第一种方法进行交流: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要求学生明确第一步(20xx*1/5)在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让生说清楚 20xx元是什么,1/5是什么,降低了谁的.1/5?同时把“降低了原价的1/5”这句话进行板书,并让多个学生说一说。通过这样一说,使学生明确这种方法先求的是降低的价格,用原价减去降低的价格,求出现在的价格。从而建立了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的解题模型。

对第二种方法的交流:在教学中,我让该生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方法,然后抓住重点进行提问:1-1/5在算什么?希望学生说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并让多个学生说一说“降价1/5,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1-1/5,即4/5。”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现在的价格,就是求原价的1-1/5是多少?所以先求“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的价格。在充分经历解题思路复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重点应突出两个功能:一、巩固强化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建立两种不同的解题模型;二、加强求比“1”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种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对比。

因此,在教学中我想可以让同学们像刚才一样,先试着画线段图来解决,然后和同桌交流想法。

在反馈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到以上两种方法。对于第一种方法:我会重点突出提价1/6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实就是提高了原价的1/6。再用原价加上提高的价格等于现在的价格。

而第二种方法,使学生明白,要求现在的价格,就是求原价的1+1/6是多少?所以先求“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的价格。

由于两种方法和第一个问题相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三、比较分析、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这里的比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让学生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其次对两种题目类型进行比较。

对于两种方法的比较:是在以上两种解法梳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价看做单位“1”,都需要求原价的几分之几。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原价的1/5是多少,即降价多少,再求出现在的价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直接求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的价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比较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达到对两种方法的真正理解。

对于两种题目类型的比较,我刚才就有提到,这两道例题更好的反映了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第一题是总量减去一个部分量等于另一个部分量,第二题是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于总量。通过这样的比较,使整体与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完整,在知识层面上,使解决求比“1”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达到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解决方法上,充分体现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