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馒头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的馒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馒头读后感

童年的馒头读后感1

童年就像人生这片沙滩上的一颗贝壳,充满了趣味与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时间飞逝,一转眼,而我已初中生了,童年的一点点记忆已慢慢地消逝于岁月的年轮。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我的印象中,童年伴随着快乐,洋溢着幸福,充满着无忧无虑。

岁月静好。初中生每天过着千遍一律的学习生活,让人提不起一点兴趣。“学习、学习”的话语不断充斥耳边,又让人生厌。再读高尔基的'《童年》,以一个当代青少年的心灵去感悟高尔基,期翼自我灵魂洗涤也好。

这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他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于是跟随着悲痛欲绝的母亲投奔外祖父。暴戾、专横的外祖父经营着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他在外祖父家生活,并不如意,经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同时还有两个自私、贪得无厌,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舅舅也歧视他。他还要承受表哥们的欺负和责骂,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在十岁那年,他被迫走上了社会。他的童年就这样结束,充满着痛苦和悲伤。后来,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打过许多杂,受过许多苦,但他都坚强的挺过来了,我非常同情阿廖沙,但我更佩服阿廖沙的坚强,不屈服人生。

合上书本,我思绪万千。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痛苦的,因为他生活在动乱的旧社会。现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和他相比,我们的童年是欢乐的、幸福的。我们父母每天都在为我们操劳,连上学、放学都迎来送往,生怕我们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罪。我们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初识不知其中味,再识不误少年郎。再读《童年》这本书,我联想到,和平年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在舒适环境中学习,应该加倍珍惜。现今的世界还不太平,还存在弱肉强食,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要靠一代代人去努力。我们应该学习阿廖沙他那顽强不屈的毅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负自己美丽的时光,放飞青春,让青春飞扬!

童年的馒头读后感2

之前读过一篇名叫《童年的馒头》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个小男孩,家境非常的拮据。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学校给每个孩子都发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这个小男孩拿着馒头往家走。小男孩一开始本想,母亲、妹妹、自己,每人各一个大馒头。可是,由于自己太馋,就吃一个馒头。却没尝出味道来,他便把妈妈的馒头也吃。等回到家时,手里的馒头已经全被自己吃光。小男孩很心虚的走进屋里,躲开妹妹的眼光。这时,同院的二丫娘来家里炫耀自己的女儿忍住馋,给自己留三个馒头。小男孩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没想到他的妈妈却说他也拿回来三个馒头,并且老师还奖励他两个。说罢,还掀开锅盖。里面果然有五个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这个故事很短,我很快就读完。可我回味起来,总还有一点内疚。因为我经历那件事。

那时,小姨从外地带来几个又甜又大的`大西瓜,给我们一个。有一次,上午妈妈去上班。我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感觉有点饿,我便想起那个西瓜。我起身走向冰箱,拿起大西瓜,一刀下去,西瓜就裂成两半。我给妈妈留一半,自己吃一半。我尝,“啊,真甜。”我不禁说道,不一会,一半西瓜就被我“消灭”。摸着肚子,我感觉还没吃够,于是我想吃另一半。可是我又想到,妈妈还没尝过这甜甜的西瓜呢,我得给她留一半。但我又特别想吃另一半,终于,我拿起另一半吃起来。很快,这一块我也吃完。

不一会儿,妈妈回来。我看见妈妈被外面毒辣辣的太阳晒得满头大汗,我感到一些内疚。妈妈突然开口问我:“小姨给咱们的那个西瓜呢,拿出来吃吧。”我不知所措,要知道那个西瓜已经被我吃的一干二净。我站在原地没动,一脸窘相。妈妈看见我那副模样,立马岔开话题说:“散,别吃。我去做饭。”

现在回味起那时的愚昧,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的不对。